如何检测《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中的物质
发布时间:
2025-09-29
作者:
来源:
摘要
《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中包含 18 种(类)化学物质,它们对应的检测标准方法如下:
重金属类物质检测标准方法
序号 | 污染物名称 | 检测标准方法 | 技术原理 | 适用范围 |
---|---|---|---|---|
1 | 镉及镉化合物 | GB/T 17141-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803-2016《土壤和沉积物 12 种金属元素的测定王水提取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491-2019《土壤和沉积物铜、锌、铅、镍、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适用于土壤中镉含量的测定,检出限可达 0.001mg/kg |
2 | 六价铬化合物 | HJ 1082-2019《土壤和沉积物六价铬的测定碱溶液提取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7-1997《土壤质量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碱溶液提取 -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 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六价铬的测定,HJ 1082-2019 方法检出限为 0.5mg/kg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3 | 汞及汞化合物 | HJ 680-2013《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 923-2017《土壤和沉积物总汞的测定催化热解 —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催化热解 —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适用于土壤中总汞的测定,HJ 680-2013 方法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4 | 铅及铅化合物 | GB/T 17141-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803-2016《土壤和沉积物 12 种金属元素的测定王水提取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适用于土壤中铅含量的测定,检出限可达 0.01mg/kg |
5 | 砷及砷化合物 | HJ 680-2013《土壤和沉积物汞、砷、硒、铋、锑的测定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GB/T 22105.2-2008《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原子荧光法第 2 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定》 |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原子荧光法 | 适用于土壤中总砷的测定,HJ 680-2013 方法检出限为 0.01mg/kg |
6 | 氰化物 | HJ 745-2015《土壤氰化物和总氰化物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 异烟酸 - 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异烟酸 - 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 适用于土壤中氰化物和总氰化物的测定,异烟酸 - 巴比妥酸法检出限为 0.01mg/kg,异烟酸 - 吡唑啉酮法检出限为 0.04mg/kg |
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标准方法
序号 | 污染物名称 | 检测标准方法 | 技术原理 | 适用范围 |
---|---|---|---|---|
7 | 1,1 - 二氯乙烯 | HJ 605-2011《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HJ 642-2013《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DZ/T 0459-2023《地球化学土壤样品 15 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适用于土壤中 1,1 - 二氯乙烯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
8 | 1,2 - 二氯丙烷 | HJ 605-2011《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HJ 642-2013《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DZ/T 0459-2023《地球化学土壤样品 15 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适用于土壤中 1,2 - 二氯丙烷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
9 | 苯 | HJ 605-2011《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HJ 642-2013《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HJ 742-2015《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芳香烃的测定顶空 / 气相色谱法》 | 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顶空 / 气相色谱法 | 适用于土壤中苯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10 | 二氯甲烷 | HJ 605-2011《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HJ 642-2013《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DZ/T 0459-2023《地球化学土壤样品 15 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适用于土壤中二氯甲烷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
11 | 甲苯 | HJ 605-2011《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HJ 642-2013《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HJ 742-2015《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芳香烃的测定顶空 / 气相色谱法》 | 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顶空 / 气相色谱法 | 适用于土壤中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12 | 三氯甲烷 | HJ 605-2011《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HJ 642-2013《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DZ/T 0459-2023《地球化学土壤样品 15 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适用于土壤中三氯甲烷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
13 | 三氯乙烯 | HJ 605-2011《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HJ 642-2013《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DZ/T 0459-2023《地球化学土壤样品 15 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适用于土壤中三氯乙烯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
14 | 四氯乙烯 | HJ 605-2011《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HJ 642-2013《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DZ/T 0459-2023《地球化学土壤样品 15 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适用于土壤中四氯乙烯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
15 | 2,4 - 二硝基甲苯 | HJ 834-2017《土壤和沉积物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气相色谱 - 质谱法》ASTM D5143-06《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nalysis of Nitroaromatic and Nitramine Explosive in Soil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 适用于土壤中 2,4 - 二硝基甲苯等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
多环芳烃类物质检测标准方法
序号 | 污染物名称 | 检测标准方法 | 技术原理 | 适用范围 |
---|---|---|---|---|
16 | 苯并 [a] 芘 | HJ 805-2016《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苯并 [a] 芘等 16 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
17 | 苯并 [b] 荧蒽 | HJ 805-2016《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苯并 [b] 荧蒽等 16 种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检出限为 0.17mg/kg |
18 | 苯并 [k] 荧蒽 | HJ 805-2016《土壤和沉积物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苯并 [k] 荧蒽等 16 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
检测方法选择建议
重金属类物质:
-
- 优先选择 HJ 803-201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可同时测定多种金属元素,检出限低,精度高
- 对于特定元素的高精度测定,可选择对应的专用方法,如测定六价铬选择 HJ 1082-201
挥发性有机物:
-
- 优先选择 HJ 605-2011 吹扫捕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对挥发性有机物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 对于大批量样品,可考虑 DZ/T 0459-2023 顶空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前处理更简便
半挥发性有机物和多环芳烃:
-
- 优先选择 HJ 834-2017 和 HJ 805-2016 气相色谱 - 质谱法,可同时测定多种目标化合物
以上标准方法均为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可根据实际检测需求、实验室条件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参考最新版本的标准文本,并结合《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进行结果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有新的标准方法发布,建议在实际检测前查询最新的标准信息。
推荐阅览